手不釋書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猶手不釋卷。
出處《北史·序傳·李義雄》:“義雄有識悟,勤學(xué),手不釋書。”
例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釋書。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
基礎(chǔ)信息
拼音shǒu bù shì shū
注音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ㄕㄨ
繁體手不釋書
感情手不釋書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讀書。
近義詞手不釋卷
英語not to part from one's book
俄語не расставáться с книгой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青出于藍(意思解釋)
- 輕歌曼舞(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有去無回(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穩(wěn)操勝券(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舉世無敵(意思解釋)
- 交臂歷指(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兵戎相見(意思解釋)
- 牽腸掛肚(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意料之外(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狂風(fēng)暴雨(意思解釋)
- 眾所瞻望(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淺見薄識(意思解釋)
- 豁然開朗(意思解釋)
- 爭分奪秒(意思解釋)
- 甘拜下風(fēng)(意思解釋)
- 金蟬脫殼(意思解釋)
- 書不釋手(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的意思解釋、手不釋書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紙老虎 | 指表面強大而無實際本事的東西。 |
回心轉(zhuǎn)意 | 回、轉(zhuǎn):掉轉(zhuǎn)、扭轉(zhuǎn);心、意:心思。重新考慮;改變原來的想法和態(tài)度。 |
章甫薦履 | 冠被墊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顛倒。 |
照葫蘆畫瓢 |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貧賤不能移 | 不會因生活貧困,地位卑微而改變自己的志向。 |
算盡錙銖 | 算:計算;錙銖:舊制1兩=4錙,1兩=24銖,比喻極其微小的數(shù)量。極微小的數(shù)量也要算。指苛斂錢財。 |
遁入空門 | 遁:逃遁;空門:指佛教,因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開塵世而入佛門。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時天色昏暗。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fā)誓。表示態(tài)度堅定或忠誠。 |
識字知書 | 謂有文化知識。 |
結(jié)駟連騎 | 隨從、車馬眾多。形容排場闊綽。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度己失期 | 估計己經(jīng)誤了期限。 |
妻兒老少 | 見“妻兒老小”。 |
三三兩兩 | 三個兩個地在一起。形容人數(shù)不多。 |
穢德垢行 | 指自污濁其德行以避禍患。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tài)。也作“不加可否。”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zhàn)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wèi)國家,使國家安定穩(wěn)固。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 徒:空;羨:羨慕。坐著看那些釣魚的人,空自有羨慕魚兒的心情。指空想旁觀不如實干。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戰(zhàn)戰(zhàn)業(yè)業(yè) | 戒慎畏懼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