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認顏標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形容懵懂淺陋。
出處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主司頭腦太冬烘,錯認顏標作魯公。”
例子他少年時代為題扇,以此調之,妓家借托盛名,而不解文義,遂誤認顏標耳。(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三)
基礎信息
拼音wù rèn yán biāo
注音ㄨˋ ㄖㄣˋ 一ㄢˊ ㄅ一ㄠ
繁體誤認顔標
感情誤認顏標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指人見識不廣。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鑒影度形(意思解釋)
- 山雨欲來風滿樓(意思解釋)
- 先聲奪人(意思解釋)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釋)
- 炙手可熱(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源源不斷(意思解釋)
- 汗牛充棟(意思解釋)
- 官僚主義(意思解釋)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釋)
- 刻不容緩(意思解釋)
- 一竅不通(意思解釋)
- 空話連篇(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慌不擇路(意思解釋)
- 老牛舐犢(意思解釋)
- 金玉滿堂(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甘拜下風(意思解釋)
- 拆東墻補西墻(意思解釋)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釋)
- 過五關 六將(意思解釋)
- 振聾發聵(意思解釋)
- 勿謂言之不預(意思解釋)
- 十八層地獄(意思解釋)
※ 誤認顏標的意思解釋、誤認顏標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種景象使人很向往、羨慕。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丑聲遠播 | 壞名聲傳播得很遠。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揚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長條旗子。舞動著幡,敲打著鼓。形容熱熱鬧鬧地大事張揚。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話就說。直:直爽。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漚沫槿艷 | 漚:水泡;槿:木槿。晶瑩的水泡,艷麗的槿花。比喻短暫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時至運來 | 時機來了,運氣也有了轉機。指由逆境轉為順境。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弟子孩兒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養的。 |
國泰民安 | 泰:太平。國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作壁上觀 | 壁:壁壘;營寨周圍的高墻。在壁壘上觀看別人交戰。比喻從旁觀望;置身事外。 |
刀耕火種 | 指把草木燒成灰當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種子。指原始的農業耕作技術。也作“火耨刀耕”。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情。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綿里藏針 | 綿絮里邊藏著針。比喻外表溫柔;內心尖刻厲害;也比喻柔中有剛。 |
汲汲顧影 | 惶惶然自顧其影,孤苦失望的樣子。也指頻頻地自顧其影,洋洋得意的樣子。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暴露無遺 | 暴露:顯露;顯現;遺:遺漏。全部、徹底地暴露了出來;沒有絲毫遺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