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三捉發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沐:洗頭;捉:用手攥住。洗一次頭要停頓三次。形容渴求賢才,謙恭下士。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p>
基礎信息
拼音yī mù sān zhuō fà
注音一 ㄇㄨˋ ㄙㄢ ㄓㄨㄛ ㄈㄚˋ
繁體一沐三捉發
感情一沐三捉發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一沐三渥發、一沐三握發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拉幫結伙(意思解釋)
- 卑諂足恭(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饑腸轆轆(意思解釋)
- 群龍無首(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釋)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令人滿意(意思解釋)
- 各行各業(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出師不利(意思解釋)
- 歐風美雨(意思解釋)
※ 一沐三捉發的意思解釋、一沐三捉發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照單全收 | 指按照禮單的數目全部接受。 |
在此一舉 | 在:在于,決定于;舉:舉動,行動。指事情的成敗就決定于這一次的行動。 |
物盡其用 | 各種東西凡有可用之處,都要盡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資源,一點不浪費。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銷聲匿跡 | 不出聲;不露面。形容隱藏起來或不公開露面。銷:消失。 |
明爭暗斗 |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慌里慌張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亂。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鐵面無私 | 形容公正嚴明;不講情面。鐵面:比喻剛直無私。 |
撈一把 | 用不正當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爭結束,不再用兵。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 |
酒能亂性 | 喝多酒能夠使人不能自控,就會淫亂。 |
珠玉之論 | 形容精辟的言論,卓越的見解。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叫苦連天 | 一聲接一聲地訴苦。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內。指天下絕無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識獨一無二。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樂以忘憂 | 由于快樂而忘記了憂愁。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