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枋之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榆枋,榆樹與枋樹。比喻狹小的天地。后用以比喻淺薄的見解。
出處《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蜩與學鳩笑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例子及從櫟園先生游,始信人之才分相越,真非意量所及,愧予猶榆枋之見也。清姜承列《<書影>序》
基礎信息
拼音yú fāng zhī jiàn
注音ㄩˊ ㄈㄤ ㄓ ㄐ一ㄢˋ
繁體榆枋之見
感情榆枋之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草偃風從(意思解釋)
- 天旋地轉(意思解釋)
- 期頤之壽(意思解釋)
- 腦瓜骨(意思解釋)
- 沒顛沒倒(意思解釋)
- 一錢太守(意思解釋)
- 風馳電掣(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揚幡擂鼓(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雞取卵(意思解釋)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釋)
- 十羊九牧(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裊裊婷婷(意思解釋)
- 屢試不爽(意思解釋)
- 草滿囹圄(意思解釋)
- 舉足輕重(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榆枋之見的意思解釋、榆枋之見是什么意思由新字典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信口開合 | 比喻隨口亂說一氣。 |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
壯氣吞牛 |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弦外之響 | 比喻言外之意。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明知故問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種情況;卻還要故意問別人。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目不轉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轉地盯著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梢酝ㄟ^推想而了解真相。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視 如歸 | 把 看得好像回家一樣平常。形容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生命。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討價還價 | 賣主要價高;買主給價低;雙方要反復爭議?,F比喻在進行談判時反復爭議;或接受任務時講條件。 |
興高采烈 | 興致高;精神飽滿。采:精神;烈:強烈;旺盛。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動魄驚心 | 使人神魂震驚。原指文辭優美,意境深遠,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
事與愿違 | 事實與愿望相反。指原來打算做的事沒能做到。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功。后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
屢試不爽 | 屢次試驗都不錯。 |
故態復萌 | 老樣子又重新恢復。指原來的舊習氣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飛蛾撲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蟲。飛蛾撲到火上。比喻自尋 路;自取滅亡。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匆谎劬腿靠丛谘劾?。 |
東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致知格物 | 致知:獲得知識;格物:推究事理。獲得知識,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