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
出自宋代:趙鼎的《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慘結秋陰,西風送、霏霏雨濕。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無中,遙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空搔首興嘆,暮年離拆。須信道消憂除是酒,奈酒行有盡情無極。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
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空陰沉愁云盤結多悲慘,西風凄涼吹送滿天細雨濕江舟。抬眼望風雨凄迷歸雁結成人字隊,暮色里振翅兼程投宿沙漠和荒丘。鐵蹄下請問我家鄉在何處,江上云水相連浩浩蕩蕩不辨南北迷雙眸。我只見一抹寒冷的青色時隱現,想必是江對岸遙遠的山巒峰頭。
國家破我南渡天涯飄泊江上成難客,時危艱我寸腸欲斷滿頭白發生憂愁。空悲嘆我心煩意亂搔首踟躕郁苦恨,誰料到晚年競與家人分散避寇仇。該相信唯有酒能消憂悶,卻無奈飲酒有盡情不休。便只有引取江水入酒杯,以澆我胸中塊壘萬古愁。
注釋
滿江紅: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傷春曲》。
丁未:指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本年春,北宋亡。
結:凝聚。
霏霏:形容雨細密。
征鴻:飛,仨的鴻雁。
幾字:指雁飛結成人字形或一字行。
沙磧:沙石淺灘。
山色:山的景色。出自唐王維《漢江臨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離拆:分散開。此指離開中原故土。
挽取:牽引。取為語助詞。
尊疉(dié):古時盛酒器具,形狀似壺。
胸臆(xiōng yì):胸襟和氣度。
參考資料:
1、吳熊和.《唐宋詞精華》:太白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896頁
2、王洪.《唐宋詞精華分卷》:朝華出版社,1991年:第659頁
創作背景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九、十月間,趙鼎渡江至建康,為趙構下一步定都江南作準備的。因此他泊舟儀真(今江蘇儀征)江口寫的這首詞。
參考資料:
1、朱德才.《增訂注釋全宋詞》: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第881頁
鑒賞
上片不是通常的悲秋情調,而是當前的時令景色表現了北宋淪亡、中原喪亂的時代氣氛。“慘結秋陰”,這秋季慘淡的陰云四布于寒空,也籠罩了作者悲涼的心頭。“凄望眼,征鴻幾字,暮投沙磧”。這三句既是深秋時分的江頭情景,也是借雁自喻,也就是以北雁南飛暗喻自己此時的去國離鄉,倉皇南渡。“沙磧”二字,暗含滿眼荒寒。“試問鄉關何處是,水云浩蕩迷南北”,這兩句詞用唐崔顥《黃鶴樓》詩:“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愁。”“迷”字點出心境,此時詞人目斷心迷,南北莫辨,有茫然無適之感。上片末兩句化自王維《漢江臨泛》詩“山色有無中”,和秦觀《泗州東城晚望》詩“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但詞中“遙山”之“青”加以“寒”字,變成了“寒青”,這也是望眼凄迷所致吧。回望淮水諸山,告別中原,詞人無限依戀的情意,溢于言表。
下片抒情,就以“放筆為直干”的寫法,抒發作者國難當前時的憂慮之情。“天涯路,江上客。腸欲斷,頭應白。空搔首興嘆,暮年離拆。”建炎元年,趙鼎不過四十三歲,正委以重任,就白了頭發。這是因為去年汴京失守,二帝蒙塵;當前家人分別,南北暌隔,再加上時局艱危,前途未卜,這些不能不使他腸斷而頭白了。“須信道”兩句有兩個襯字,按照詞律,這兩句是七字句,則“須”字(或“道”字)和“奈”字是襯字。此詞下片極言亡國之恨無窮,根本不是借酒消愁所能消除得了,除非萬里長江的滾滾洪流入酒杯,滿懷積悶或許可以沖洗一番。結句把郁結心頭的國家民族之深憂,同眼前滔滔不絕的長江合為一個整體,令人感到這種憂愁直如長江一樣浩蕩無涯,無可遏止。作者的愛國熱情和滿腔積郁不平之氣,也于此盡情流露出來了。
全文上片寫景,極寫南渡路途凄慘。下片抒情,就以“放筆為直干”的寫法,抒發作者國難當前時的憂慮之情。
趙鼎簡介
宋代·趙鼎的簡介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齋所刻詞》有《得全居士詞》一卷,存詞45首。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260篇)〕猜你喜歡
-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出自 唐代 劉禹錫: 《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
-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出自 唐代 李商隱: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出自 宋代 晏幾道: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
過眼年華,動人幽意,相逢幾番春換。
出自 宋代 王沂孫: 《法曲獻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韻》
-
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
出自 宋代 晏幾道: 《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
風急桃花也似愁,點點飛紅雨。
出自 宋代 如晦: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
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
出自 清代 顧彩: 《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