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幽求簡介
![劉幽求](/e/data/images/notimg.gif)
軼事典故
神龍政變時,桓彥范等人雖誅 張易之兄弟,但卻沒有 武三思。劉幽求進言道:“不 武三思,你們最終會 無葬身之地。現在若不早作準備,等到大禍臨頭時就來不及了。”桓彥范不聽。后來,武三思果然竊取朝權,將桓彥范等五人陷害致 。
人物生平
早期事跡
劉幽求在武則天圣歷年間參加制科考試,被任命為閬中縣尉,因受到刺史的輕視,棄官而去,后授朝邑縣尉。
擔任宰相
710年(景云元年),韋皇后意欲篡位,毒 唐中宗,改立溫王李重茂為帝,并臨朝聽制。劉幽求與臨淄王李隆基暗中定計,與鐘紹京、麻嗣宗、薛崇簡等人發動唐隆政變,入宮誅 韋后,并經手發出一百多道詔書。次日,李重茂命相王李旦輔政,進封李隆基為平王。劉幽求擢拜中書舍人,參知政務,成為宰相,并賜爵中山縣男。
不久,李旦接受李重茂禪位,登基為帝,是為唐睿宗。劉幽求代理尚書右丞之職,仍舊擔任宰相,并進封銀青光祿大夫、徐國公。當時,李隆基建有大功,群臣都建議立為太子,皇長子宋王李成器也極力請求。劉幽求進言道:“臣聽說鏟除天下禍患的人應當享有天下的福分。平王拯救社稷君親于危難,論功最大,論德最賢,應為太子。”唐睿宗遂立李隆基為皇太子。
711年(景云二年),劉幽求罷相,改任戶部尚書,不久又調任吏部尚書。同年十月,劉幽求進拜侍中。唐睿宗還賜鐵券,讓他享有免 十次的特權,并準許他的子孫世代承襲徐國公的爵位。
流放嶺南
712年(先天元年),皇太子李隆基繼位,是為唐玄宗,尊唐睿宗為太上皇。劉幽求自認為功勞在群臣之上,以為唐玄宗會任命他為尚書左仆射兼領中書令。不料,唐玄宗卻任命竇懷貞為左仆射、崔湜為中書令,而劉幽求則為尚書右仆射、同中書門下三品。他心中不平,怨憤之情形于顏色。
當時,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宰相多出其門下。劉幽求便打算與右羽林將軍張暐率羽林軍誅 太平公主,并讓張暐密稟唐玄宗:“竇懷貞、崔湜、岑羲等人都是依靠太平公主才當上宰相的,日夜圖謀不軌。如果陛下不早日除掉他們,一旦事變突然發生,太上皇怎么能平安呢!臣已經與劉幽求定好了計策,就等陛下下令。”唐玄宗深以為然。
事后,張暐又將密謀泄露給侍御史鄧光賓。唐玄宗得知,非常恐懼,急忙將劉幽求等人的罪狀列舉報告給唐睿宗,劉幽求因此下獄。不久,法司上奏:“劉幽求離間皇帝骨肉至親,應該判處 刑。”唐玄宗以劉幽求于國有功為由,向睿宗求情,希望免除他的 罪。唐睿宗遂將劉幽求流放嶺南封州(今廣東封川),張暐、鄧光賓也都遭到流放。
劉幽求被流放后,崔湜命廣州都督周利貞將其 。桂州都督王晙得知這一陰謀,便將劉幽求扣留在桂州,并對周利貞索要劉幽求的公文不予理會。后來,崔湜數次向王晙施壓,讓他遣送劉幽求。王晙仍舊不理,劉幽求這才得以幸免。
憤恚而
713年(開元元年),唐玄宗發動先天政變,誅 太平公主。劉幽求被召回朝中,升任金紫光祿大夫、尚書左仆射、上柱國,并參與軍國重事。十二月,唐玄宗更改官制,劉幽求改任尚書左丞相兼黃門監,不久被罷相,改任太子少保。
714年(開元二年),姚崇上奏皇帝,稱劉幽求因擔任散職抑郁不樂,口出怨言。唐玄宗遂將劉幽求貶為睦州刺史,并削去實封六百戶,后調任杭州刺史。
715年(開元三年),劉幽求又調任郴州刺史。他憤恚不已,在赴任途中病逝,終年六十一歲。唐玄宗得知后,追贈他為禮部尚書,賜謚文獻。
782年(建中三年),唐德宗追贈劉幽求為司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