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遘簡介
![蕭遘](/e/data/images/notimg.gif)
軼事典故
王鐸是蕭遘科舉時的主考官,唐僖宗在蜀地時,二人同時拜相。一次,僖宗召見宰相,王鐸不慎跌倒,蕭遘從旁將他扶起。僖宗非常高興,道:“宰相和睦,是我的幸事啊。”又對蕭遘道:“你能尊重長者,我很高興。”蕭遘答道:“臣扶王鐸不僅僅是尊重長者,臣還是王鐸的門生。”僖宗笑道:“王鐸選進士,朕選宰相,都沒有虧負卿啊。”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咸通五年(864年),蕭遘考中進士,被授為秘書省校書郎、太原從事,后升任右拾遺,累遷至起居舍人。咸通十三年(872年),韋保衡拜相。蕭遘與韋保衡雖是同科進士,但卻素來不睦,因此被貶為播州司馬。
累職拜相
咸通十四年(873年),韋保衡獲罪賜 ,蕭遘被征召回朝,擔任禮部員外郎,改任考功員外郎、知制誥。乾符元年(874年),蕭遘被任命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后累遷至戶部侍郎、翰林承旨。
廣明元年(880年),黃巢起義軍進犯長安。唐僖宗出逃,任命蕭遘為兵部侍郎、判度支,讓他掌握財賦。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到達西川。蕭遘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并兼任吏部尚書。
中和三年(883年),武寧節度使時溥中毒,懷疑是判官李凝古所為,因此將其 。李凝古的父親李損時任右散騎常侍,時溥便聲稱李損與李凝古同謀。當時,宦官田令孜收受時溥賄賂,便命御史臺審訊李損。蕭遘奏道:“李凝古投毒,本就事實不清,他父子離別數年,音訊不通,怎會是同謀?時溥恃功亂法,蔑視朝廷,欲 天子近臣。如果依從他的要求,朝廷還怎么立足于天下!”李損因此免于一 。
光啟元年(885年),黃巢起義被平定。唐僖宗返回長安,蕭遘被拜為司空,封楚國公。他自幼便志向遠大,自負有王佐之才,拜相之后更是嚴肅端莊,因此深受皇帝器重。當時,田令孜掌握禁軍,權勢熏天,公卿百官無不畏服,只有蕭遘不肯屈從。
招引朱玫
后來,田令孜與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爭奪鹽利,以朝廷名義改任王重榮為泰寧節度使。王重榮不聽調令,并聯合河東節度使李克用,在沙苑擊敗前來征討的朝廷禁軍,率軍直逼京師。唐僖宗大驚,逃往鳳翔。各鎮節度使紛紛上表,指責田令孜挑起事端,離間藩鎮。蕭遘素來憎惡田令孜,便與裴澈聯名致信給邠寧節度使朱玫,讓他率軍前來。
光啟二年(886年),朱玫率五千兵馬前往鳳翔迎駕,并與王重榮、李克用修好,要一同匡扶唐室。各藩鎮也相繼上表,請求皇帝返回長安。田令孜卻脅迫僖宗前往陳倉(今陜西寶雞),倉促之下,百官都來不及隨從。不久,孔緯奉命返回鳳翔,召百官赴陳倉。蕭遘因田令孜還在僖宗身邊,稱病不肯前往。
不久,朱玫對蕭遘道:“主上六年來奔波流離,中原軍民與賊血戰,十 七八,這才收復京城。天下正為皇帝回京而高興,皇帝卻把平叛大功歸于田令孜,委以大權,致使朝綱法紀遭到踐踏,引出王重榮之亂。我前來勤王,不但沒有受到信任理解,反而成了脅迫君主,我們怎能受宦官的擺布。李氏子孫眾多,您為什么不另立皇帝,以匡扶社稷呢?”
蕭遘道:“皇帝繼位十幾年,沒有什么大錯。田令孜擅攬大權,皇帝每次提及,都流涕不止。如今之事,皇帝本無意遷移,無奈被田令孜挾持而走。一切罪過都在田令孜身上,誰人不知?你對皇室盡心效力,應當率軍回到鎮所,進呈表章迎接皇上。廢立之事,連伊尹、霍光都曾感到為難,我蕭遘不敢遵命。”朱玫出去后,公開宣告道:“我要擁立李氏王子為帝,敢反對者 !”
貶官賜
四月,朱玫立襄王李煴為帝,請蕭遘起草登基詔書。蕭遘推辭道:“我近來文思減退,還經常讓人代筆,您還是請別人來寫吧。”朱玫不悅,只得讓鄭昌圖草詔。五月,李煴返回長安,將蕭遘罷為太子太保。蕭遘于是上表稱病,退居河中永樂縣。
十二月,朱玫部將王行瑜倒戈, 朱玫,李熅逃往河中,也被王重榮 。光啟三年(887年),唐僖宗返回長安。宰相孔緯因與蕭遘不和,便以蕭遘曾接受李煴任命的官職為由,上奏朝廷將他貶官。不久,蕭遘又被賜 在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