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堯俞簡介
![傅堯俞](/d/file/p/8bdaeb5b48fd0b29571ae61d885f5783.jpg)
軼事典故
宋仁宗嘉祐末年,傅堯俞任監察御史,多有建樹,內侍都很怕他。他認為民富才能國強,極力反對聚斂。后遷右司諫,同知諫院,很受英宗趙曙器重。有一次趙曙問他:“朝中官員眾多,誰忠誰奸?”堯俞說;“大忠大奸,固不可移,一般人則要靠皇上教導。”趙曙聽后,認為答得恰中要害,非常得體。
傅堯俞忠正耿直,不阿不諂。有一次,趙曙趁著討論政事時對他說;一卿何不糾舉蔡襄呢?”傅堯俞說:“如果蔡襄有罪,皇上何不自正典刑,要臣下糾舉呢?”趙曙說:“你位處臺諫要地,由你糾舉,再付之公議,名義較正。”傅堯俞說:“若付之公議,臣只見到蔡襄營造山陵有功而不見其罪。臣身為諫官使臣受旨言事,臣不敢遵命。”
北宋神宗時,傅堯俞奉調進京。當時,王安石正在推行新法,本想傅堯俞能助他一臂之力,傅堯俞卻說:“推行新法,世人都認為不妥當。如果我在諫院任職,定當極力陳述我的意見。”王安石聽后很惱怒,先后把他調任河北轉運使、江寧知府,后來又遷任許州、河陽等地。兩年間,傅堯俞一直奔波于調動的途中,后被貶至黎陽縣草料場管理倉庫。郡里的長官來黎陽視察,傅堯俞也隨著眾人參加迎接的行列。郡太守顧及他曾任御史,要找其他官吏代他處理草料場的事務。傅堯俞說道:“擔任什么樣的官職,就要盡什么樣的責任,怎能荒廢職責呢?”他每天都去倉庫處理公務,十年來不論酷暑嚴寒從不間斷。
宋哲宗即位后,傅堯俞升任吏部侍郎、御史中丞。傅堯俞厚重寡言,為人不設城府,論起朝廷大事,在皇帝面一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曾上奏章說:“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假如讓我舉薦正直,處置奸佞,我雖才疏學淺,但怎敢不盡心盡力而為?如果讓我窺探別人隱私,吹毛求疵,實在不是我的志向。”當初,他由諫官外調為地方官員,眾人都認為他對新法有看法,一定不會執行。可是傅堯俞對朝廷的法令一律遵照執行。有人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說:“君子要根據所處的職位來行事。諫官有向朝廷進言的責任,郡守則應該按照朝廷的法令政策處理事務。”
司馬光曾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品德,一個人很難兼備。我卻在傅堯俞身上見到了。”邵雍也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偏激,勇敢而又溫和,實在是難能可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