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虛中簡介
![宇文虛中](/e/data/images/notimg.gif)
軼事典故
宣和年間,承平日久,童貫等人又開邊生事,宇文虛中深知宋朝將有納侮自焚自禍,上書建策,“皆不報”。
金軍第一次侵汴,宇文虛中殫精竭慮,出謀劃策,親入金營與金酋周旋,最終金軍退走。事后,宋朝言官彈劾他議和誤國,被貶放青州,又竄韶州。
高宗建炎二年(1128)趙構尋求出使金國使者,宇文虛中毅然應詔使金,被軟禁。轉年,由于宋金之間關系略有松動,金人放宋使回江南,宇文虛中言道:“二帝未歸,我不能回去。”獨留虎狼之國。由于宇文虛中儀表堂堂,文采卓然,金人愛其才藝,“加以官爵,(宇文虛中)即受之”,使得后來的宋使洪皓等人很鄙視他,實際上宇文虛中心中懷有更大的抱負,忍辱負重,以成將來大事。他在金朝,每每派人持密信告以金國虛實,金人每次南侵,他也想方設法予以阻勸,真正是身在金營心在宋。可恨的是,秦檜奸邪,為報答金兀術在宋金和議中要宋朝保證不能輕易廢掉宰相(主和的秦檜本人),他便把宇文虛中為宋朝內探的實情告予金國。更有甚者,秦檜為金人出主謀,盡遷宇文虛中家屬于金國。宇文虛中得訊,密奏高宗說,若金人索取我家屬,請告知他們我的家屬早已在靖康亂中失散。不料,高宗趙構不僅不保護這個功臣,反而親自下詔派中使前往時在閩中的宇文虛中一家,一個不留,全部派人監視著送往金國。金熙宗皇統六年(公元1146年),被高宗、秦檜出賣的宇文虛中被金朝 害,全家百余口也遭屠戮。《金史》稱宇文虛中因恃才輕肆被女真貴族以文字案致 ,《宋史》也大概如此說,估計皆是陋儒文人認為宇文虛中政治“失節”,才一致對他沒好感。其時,清人袁枚在《隨園隨筆》摘選散佚的宋人施德操筆記,發現有這樣一條驚人的記載:“紹興十五年(1145年)(十六年?),(宇文虛中)謀挾淵圣(宋欽宗)南歸,為人告變。(宇文)虛中急發兵直至金主(金熙宗)帳下,金主幾不能脫,事不成而誅。”蓋世膽魄,是在可歌可泣!而這些記載,均被金宋元的腐儒和文臣“選擇性遺忘”,清朝御用奴才更會刪去這樣的記載,青史浩瀚,英魂埋沒,只留下如下的譏諷字句:“(宇文虛中)即受其(金國)命,為之定官制,草赦文,享富貴”,殊不知大英雄早有詩言:“人生一 渾閑事,裂眥穿胸不汝忘”。一個如此懷有家國深情的人,一個如此笑看 亡的人,又怎可能是貪生怕 、追求富貴榮華的宵小!
主要成就
宇文虛中的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前后兩期。寫于兩宋時的作品存留不多,詩較平談,主要抒發個人的羈旅閑愁。入金被囚期間詩風一變,每多感憤之辭,如《在金日作三首》其一:“滿腹詩書漫古今,頻年流落易傷心。南冠終日囚軍府,北雁何時到上林?開口摧頹空抱樸,脅肩奔走尚腰金。莫邪利劍今安在,不 □邪恨最深!”其他一些詩,如《上烏林天使》、《春日》、《己酉歲書懷》、《過居庸關》、《安定道中》等,或批評金人背盟,或寫出塞、思鄉之情,都較有內容和感情,與逃禪之類寫消沉之思的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
宇文虛中不以詞名家,今存〔迎春樂〕《立春》、〔念奴嬌〕兩首,均寫故國之思。
宇文虛中與吳激齊名,詩集不傳,今存詩50余首,收入《中州集》和《全金詩》。詞入唐圭璋《全金元詞》。 《宋代蜀文輯存》錄長文短簡十二篇。
人物生平
宇文虛中(1079~1146),南宋愛國的政治家、詞人。先世河南人,于唐末入蜀。成都廣都(今成都雙流)人。由于秦檜告密,被金國發現是南宋的臥底,后全家慘遭金熙宗 害。宇文虛中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已軼,金國趙秉文稱“本朝百余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
宇文虛中卒后32年,宋廷以虛中忠 ,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肅愍,賜廟仁勇,又以其族人宇文紹節為后代。開禧九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即虛中卒后59年,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賜姓趙氏。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早佚,金人趙秉文稱“本朝百余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與吳激齊名,今存詩50余首,《宋代蜀文輯存》錄長文短簡十二篇。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及第,歷官州縣,政和五年(1115)入為起居舍人、國史院編修官,官至資政殿大學士。歷仕徽宗、欽宗、高宗三朝。南宋時任黃門侍郎。高宗建炎二年(1128)毅然應詔使金,被軟禁。獲釋后仕金與禮部尚書、翰林學士韓昉具掌詞命,天眷間(1138~1140),累官翰林學士、知制誥,兼太常卿,封河南郡國公;以書《太祖睿德神功碑》,進階為金紫光祿大夫。皇統二年(1142)金移文南宋、索其家屬北遷。皇統四年(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虛中仕為翰林學士承旨,加特進,遷禮部尚書,承旨如故,皇統六年(宋紹興十六年,1146年),虛中以所據位柄暗中聯絡中原東北豪杰義勇舉事復宋,事泄被 ,全家老幼百口同日遇害。宋孝宗淳熙六年(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年),即虛中卒后三十二年,宋廷以虛中忠 ,贈開府儀同三司,謚肅愍,賜廟仁勇,且為置后,宋寧宗開禧九年(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即虛中卒后五十九年,加贈少保,賜其子師瑗寶謨閣待制,賜姓趙氏。
宇文虛中工詩文,《金史》《宋史》俱稱其有文集行世,今已軼,金國趙秉文稱“本朝百余年間以文章見稱者,皇統間宇文公、大定間無可蔡公、明昌間則黨公(懷英)。”
宇文虛中是孤獨行走的英雄,卻寂寂地 去,沒有爆發出振聾發聵的巨響,也沒有留下令人贊頌的名聲,可憐!可憐!
予寫金剛經與王正道正道與朱少章復以詩來輒次二公韻 其一 次正道韻
平生幸識系珠衣,窮走他鄉未得歸。有客為傳祗樹法,此心便息漢陰機。
百千三昩一門入,四十九年諸事非。寄與香山老居士,要憑二義發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