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先簡介
![張繼先](/d/file/p/18913b8e7e3e54529c4fe576f4b1bfdc.jpg)
人物生平
張繼先為人沉默寡言。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年就九歲。徽宗崇寧以后,四次被召至東京,建醮內廷,賜號“虛靖先生”,視秩中散大夫,并賜昆玉所刻“陽平治都功印”等。張繼先天師亦為正一天師清微派大宗師。
張繼先得宋徽宗恩寵,卻志在沖淡,喜在山中曠逸自怡,清靜修道,屢乞還山。作庵于上清宮后,為心齋坐忘之所,徽宗親書“靜通庵”賜之,有亭名“翛然”,并建靈寶、云錦、真懿三觀,改祖師祠為演法觀。據稱他曾預知國難,托弟子王道堅轉告徽宗當“修德弭災”。其弟子吳真陽,王道堅等有名于世。
張繼先為人沉默寡言。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年就九歲。徽宗崇寧以后,四次被召至東京,建醮內廷,賜號“虛靖先生”,視秩中散大夫,并賜昆玉所刻“陽平治都功印”等。張繼先天師亦為正一天師清微派大宗師。
張繼先得宋徽宗恩寵,卻志在沖淡,喜在山中曠逸自怡,清靜修道,屢乞還山。作庵于上清宮后,為心齋坐忘之所,徽宗親書“靜通庵”賜之,有亭名“翛然”,并建靈寶、云錦、真懿三觀,改祖師祠為演法觀。據稱他曾預知國難,托弟子王道堅轉告徽宗當“修德弭災”。其弟子吳真陽,王道堅等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