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柏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陵墓上長得青翠的柏樹,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頭。
人生長存活在天地之間,就好比遠行匆匆的過客。
區區斗酒足以娛樂心意,雖少卻勝過豪華的宴席。
駕起破馬車驅趕著劣馬,照樣在宛洛之間游戲著。
洛陽城里是多么的熱鬧,達官貴人彼此相互探訪。
大路邊列夾雜著小巷子,隨處可見王侯貴族宅第。
南北兩個宮殿遙遙相望,兩宮的望樓高達百余尺。
達官貴人們雖盡情享樂,卻憂愁滿面不知何所迫。
英譯
GreenGreen,theCypressontheRidge
Greengreenthecypress*ontheridge,
stonesheapedaboutinmountainstreams:
betweenheavenandearthourlivesrushpast
liketravelerswithalongroadtogo.
Letthismeasureofwinebeourmerriment;
valueithighly,withoutdisdain.
Iracethecarriage,whipthelagginghorses,
roamforpleasuretoWanandLo**.
HereinLo-yang,whatsurgingcrowds,
cappedandbeltedoneschasingeachother;
longavenuesfringedwithnarrowalleys,
themanymansionsofprincesandpeers.
TheTwoPalacesfaceeachotherfromafar,
pairedtowersoverahundredfeettall.
Letthefeastlastforever,delighttheheart--
thenwhatgrieforgloomcanweighusdown?
注釋
青青:本意為藍色,引申為深綠色,這里的“青青”,猶言長青青,是說草木茂盛的意思。陵: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此處指大的土山或墓地。柏:四季常青的樹木,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
磊:眾石也,即石頭多。會意字,從三石。
生:生長,生活。
忽:本義為不重視、忽略,此處指快的意思。遠行客:在此有比喻人生的短暫如寄于天地的過客的意思。客,表示與家室房屋有關,本義為寄居、旅居、住在異國他鄉。此句言人在世上,為時短暫,猶如遠道作客,不久得回去。
斗酒:指少量的酒。
薄:指酒味淡而少。
駑馬:本義為劣馬,走不快的馬。亦作形容詞,比喻才能低劣。
宛:南陽古稱宛,位于河南西南部,與湖北、陜西接壤,因地處伏牛山以南,漢水之北而得名。洛:洛陽的簡稱。
郁郁:盛貌,形容洛中繁盛熱鬧的氣象。
冠帶:頂冠束帶者,指京城里的達官顯貴。冠帶是官爵的標志,用以區別于平民。索:求訪。
衢:四達之道,即大街。夾巷:央在長衢兩旁的小巷。
第:本寫作“弟”。本義為次第、次序,此指大官的住宅。
兩宮:指洛陽城內的南北兩宮。
闕:古代宮殿、祠廟或陵墓前的高臺,通常左右各一,臺上起樓觀,二闕之間有道路。亦為宮門的代稱。
極宴:窮極宴會。
戚:憂思也。迫:逼近。
參考資料:
1、余冠英 選注.樂府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第2版):56-57
2、郭茂倩編 崇賢書院釋譯.樂府詩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4:289-291
青青陵上柏創作背景
《古詩十九首》的時代和作者向來是漢魏文學研究中的熱點問題,各種觀點異彩紛呈。宇文所安認為中國早期詩歌是一個復制系統,找不到“古詩”早于建安時期的確鑿證據。木齋提出《古詩十九 首》及建安詩歌的重要組成大部分詩作是曹植之作。
參考資料:
1、孫明君.《青青陵上柏》的作者與作年辨.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01):88-91
2、徐中玉 金啟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237
青青陵上柏鑒賞
這首詩與《古詩十九首》中的另一首《驅車上東門》在感慨生命短促這一點上有共同性,但藝術構思和形象蘊含卻很不相同。《驅車上東門》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 和未 之前的生活享受;這首詩的主人公游京城而興嘆,想到的不止是 和未 之時的吃好穿好。
開頭四句,接連運用有形、有色、有聲、有動作的事物作反襯、作比喻,把生命短促這樣一個相當抽象的意思講得很有實感,很帶激情。主人公獨立蒼茫,俯仰興懷: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澗中眾石磊磊,千秋不滅。頭頂的天,腳底的地,當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間的人呢,卻像出遠門的旅人那樣,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選》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釋“遠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間,寄也。寄者固歸。”“ 人為‘歸人’,則生人為‘行人’。”《古詩》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歸”( )的意思。
猜你喜歡
錢叔寶七十歲宴為文沽所役忽忽不暇存故人除夕把盞始悟叔寶七十誕辰遂成一律燒燭書之亦不暇辨為何語也
今年今日汝七帙,明日明正又一年。海屋春偷寒意入,驪珠月向晦時懸。
碧桃送實符同至,蒼柏將圖酒并傳。手理蠹魚千萬卷,可能三度蝕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