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其十》翻譯及注釋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譯文:精衛含著微小的木塊,要用它填平滄海。
注釋:精衛:古代神話中鳥名。銜:用嘴含。微木:細木。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譯文:刑天揮舞著盾斧,剛毅的斗志始終存在。
注釋:刑天:神話人物,因和天帝爭權,失敗后被砍去了頭,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兩乳為目,以肚臍當嘴,仍然揮舞著盾牌和板斧。
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
譯文:同樣是生靈不存余哀,化成了異物并無悔改。
注釋:同物:精衛既然淹 而化為鳥,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 也不過從鳥化為另一種物,所以沒有什么憂慮?;ィ盒烫煲驯? ,化為異物,但他對以往和天帝爭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辰一作:晨)
譯文:如果沒有這樣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時光又怎么會到來呢?
注釋:徒:徒然、白白地。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良辰:實現壯志的好日子。詎:豈。這兩句是說精衛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實現他們理想的好日子豈是能等待得到!猛志:勇猛的斗志。在昔心:過去的壯志雄心。詎:表示反問,豈。
陶淵明簡介
唐代·陶淵明的簡介
![陶淵明](/d/file/p/f21b875bcff3b55f2a9fe9197046d32c.jpg)
陶淵明(約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說名潛,字淵明)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東晉末期南朝宋初期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漢族,東晉潯陽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
...〔 ? 陶淵明的詩(2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