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翻譯及注釋
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
譯文:玄武湖中的玉漏聲聲,似乎催促早動身,在雞鳴埭口宮女們身穿錦繡曲折環(huán)繞。
注釋:玄武湖:在今江蘇南京,南朝宋文帝時建成,后成為游覽勝地。玉漏催:指時間流逝。玉漏,古代計時器,靠壺水滴漏來測算時間。雞鳴埭:玄武湖北堤名。南朝齊武帝經常帶宮嬪一早出游,到湖北堤時雞才鳴叫,所以稱“雞鳴埭”。埭,堤壩。繡襦:錦繡短襖,貴家婦女的裝束,這里借指宮嬪。
誰言瓊樹朝朝見,不及金蓮步步來。
譯文:有誰說瓊樹一樣的妃嬪天天都見面,步步都生出金蓮來也遠遠比不上。
注釋:瓊:美玉,這里用作修飾語,如玉般美麗。金蓮步步來:南朝齊廢帝曾用黃金制成蓮花,貼放地上,讓寵愛的潘妃在上面行走,說是“步步生蓮花”。
敵國軍營漂木柿,前朝神廟鎖煙煤。
譯文:敵對國家的軍營漂來了造船的木片,陳朝三祖的宗廟已被煙塵所封。
注釋:敵國:指北方的隋朝。木柿:從木頭上削下的碎片。前朝神廟:指陳皇室的祖廟。前朝,陳后主以前的幾代皇帝。鎖煙煤:被煙塵所封蓋,意思是沒有人打掃上祭。
滿宮學士皆顏色,江令當年只費才。
譯文:陳朝宮中的嬪妃和女學士都姿容艷麗,江總在當年要描繪她們也費盡了才華。
注釋:顏色:指姿容美麗的女子。江令:指江總,在陳朝任尚書令(宰相)。才:指文才。江總不理政務,專門用文才為陳后主游宴助興,所以說“只費才”。
李商隱簡介
唐代·李商隱的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 ? 李商隱的詩(49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