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寶函鈿雀金鸂鶒》翻譯及注釋
寶函鈿雀金鸂鶒,沉香閣上吳山碧。楊柳又如絲,驛橋春雨時。
譯文:華麗的香枕上裝飾著漂亮的鈿雀和金鸂鵣,在這個春天的早晨,女子已經起床梳妝一新。她來到了沉香樓閣上正看見遠處隱隱的吳地青山,如絲的楊柳枝條又泛起青色,在春風中裊裊飄蕩,而驛橋上已經開始飄起了絲絲蒙蒙的細雨。
注釋:寶函:一說指枕函,即枕套;一說指梳妝盒。此處似以梳妝盒解更優。鈿雀:有雀鳥裝飾的釵。金鸂鶒:亦指釵上所飾。沉香閣:沉香木制的樓閣。吳山:一說泛指吳地之山;一說為屏風上所繪的吳地山川風景。驛橋:驛站附近的橋。
畫樓音信斷,芳草江南岸。鸞鏡與花枝,此情誰得知?
譯文:在畫樓上看見那江南岸邊春草萋萋,女子暗嘆心中的那個人竟一去未歸,音訊全無,每天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的鸞鏡和枝上的花朵,但她那滿腹的心事又有誰知道呢?
注釋:畫樓:即雕梁畫棟之樓,也是對樓的美稱。鸞鏡:背上鐫刻有鸞鳳圖案的鏡子。花枝:女子對鏡照見自己所簪戴的花。此處借指這位女子。(浦江清)“枝”與“知”諧音。
溫庭筠簡介
唐代·溫庭筠的簡介
![溫庭筠](/d/file/p/eea9a50d2fd6ad1f6a3bd94b6e49818f.jpg)
溫庭筠(約812—866)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 ? 溫庭筠的詩(34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