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大禹寺義公禪房》翻譯及注釋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
譯文:義公在大禹寺中參禪修靜,禪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注釋:禪寂:即梵文禪那的音義合譯,亦簡稱“禪”。為佛教基本修證之法,即寂靜思慮之意。寂:一作“處”。結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這里指禪房。一作“構”。空林:空寂的山林。
戶外一峰秀,階前眾壑深。
譯文:窗外見一座孤峰峭拔聳立,臺階前道道山谷縱橫幽深。
注釋:眾:一作“群”。壑:溝壑。
夕陽連雨足,空翠落庭陰。
譯文:雨剛停夕陽便散發出光彩,庭院里滿處都是青翠綠陰。
注釋:雨足:雨腳,指像線一樣一串串密密連接的雨點。空翠:明凈的翠綠色。
看取蓮花凈,應知不染心。
譯文:看蓮花出污泥卻依然潔凈,才知義公一塵不染的心境。
注釋:蓮花:為佛家語,佛教以蓮花為最潔,其梵語音譯為“優缽羅”。亦指《蓮花經》。不染心:心地不為塵念所染。
孟浩然簡介
唐代·孟浩然的簡介
![孟浩然](/d/file/p/7ad29e7800d83d3b47fdff8ad1de6d79.jpg)
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
...〔 ? 孟浩然的詩(28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