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逐人來》翻譯及注釋
星河明淡,春來深淺。紅蓮正、滿城開遍。禁街行樂,暗塵香拂面。皓月隨人近遠。
譯文:在元宵月圓之夜,明月正圓,那些星星的光在相比之下就顯得有些暗淡。春天剛到,春意還不是很濃,忽深忽淺,夾雜著幾分寒意。人們都到街上去看燈行樂,熙熙攘攘,灰塵滾滾,還夾雜著仕女們的蘭麝細香,撲面而來。抬頭望見一輪皓月,不管人們走到哪里,它都會跟到哪里。
注釋:明月逐人來:李持正首創的詞調,詞牌名取自蘇味道《正月十五日夜》中的詩句。星河:銀河。紅蓮:指扎成蓮花狀的燈。禁街:指京城街道。暗塵香拂面:此句兼從蘇味道詩與周邦彥詞化出。
天半鰲山,光動鳳樓兩觀。東風靜、珠簾不卷。玉輦將歸,云外聞弦管。認得宮花影轉。
譯文:皇帝游賞,坐在御樓上觀燈。成千上萬的彩燈堆疊在一起,熠熠生輝,皇帝從正門樓里出來,看到如此美麗的燈盞感到十分的賞心悅目。皇帝坐于轎中,此時沒有風吹動,那轎前的珠簾不卷起來的。皇帝賞完燈后將要御駕回宮,樓上樂隊高奏管弦,樂聲鼎沸,仿佛從云外傳來,不同凡響。臣僚跟著皇帝歸去,他們帽上簪著宮花,在元宵節這些彩燈映照下,花影也就跟著轉動起來。
注釋:鰲山:元宵燈景的一種。鳳樓兩觀:指宣德樓建筑,那是大內(皇宮)的正樓門。
李持正簡介
唐代·李持正的簡介
李持正,字季秉,莆田(今屬福建)人。少與叔伯輩的李宗師馳名太學,號大小李。政和五年(1115)進士,歷知德慶、南劍、潮陽。事跡見《莆陽文獻傳》卷一五。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一六:“樂府有《明月逐人來》詞,李太師撰譜,李持正制詞。持正又作《人月圓》令,尤膾炙人口。近時以為王都尉作,非也。”存詞二首。
...〔 ? 李持正的詩(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