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望齡簡介
陶望齡(1562~1609),字周望,號石簣,明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明萬歷十七年(1589),他以會試第一、廷試第三的成績,做了翰林院編修,參與編纂國史;曾升待講,主管考試,后被詔為國子監(jiān)祭酒。陶望齡為官剛直廉潔,不受滋垢。一生清真恬淡,以治學(xué)為最大樂事。他把做學(xué)問也當(dāng)作息歇,并用“歇庵”二字名其居室,學(xué)人有時也稱他為歇庵先生。陶望齡生平篤信王守仁“自得于心”的學(xué)說,認(rèn)為這是最切實際的“著名深切之教”。工詩善文,著有《制草》若干卷、《歇庵集》20卷、《解莊》12卷、《天水閣集》13卷。 ...〔? 陶望齡的詩文(46篇)〕人物生平
陶望齡,明南京禮部尚書陶承學(xué)之三子,榜眼陶大臨的侄子。嘉靖三十五年(1556)陶望齡少有文名,5歲時有人出上聯(lián)“中舉中進士,”他應(yīng)聲對道:“希賢希圣人?!?歲時,父親任職河南,全家行到半途,母親因事擬返鄉(xiāng)。母親問陶望齡:“從父耶?從母耶?”他拱手答道:“男子固宜從父?!彼炫c父行。9歲時,他經(jīng)常與其兄“匡坐終日”,相互問答,誰也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么,“皆世外語”。陶望齡17歲補邑弟子員,遂致力于古文辭,“搜討百氏,力追先秦,廣涉各書”。19歲與學(xué)者商周祚之孫女結(jié)婚,燕爾之初,仍然每日讀書作文。浙江督學(xué)林景庸讀了陶望齡的文章后,評價極高,特給予稟生待遇。
陶望齡于萬歷十三年(1585)考中鄉(xiāng)試第二名。四年后會試第一,殿試第三,與董其昌、袁可立為同年,授翰林編修。萬歷二十三年(1595)三月,被內(nèi)閣提名充任正史纂修官,與焦竑、袁伯修、黃平倩共同研究性理之學(xué),尤其癡迷王陽明的學(xué)說。他久在翰林,以清新自持被推為詩文之首。萬歷三十三年(1605)十月,升為國子監(jiān)祭酒。
宰輔沈一貫以“妖書”之事,欲陷害禮部尚書郭正域。事發(fā)緊急,陶望齡與狀元唐文獻,同僚楊道賓、周如砥一同來見沈一貫,正色責(zé)以大義,并愿棄官與郭尚書同 ,在眾官員的救護下,郭正域的案情才得到緩解。
陶望齡曾上《正紀(jì)綱》之疏,內(nèi)中言道:“大臣所是,小臣所非,相援相訐,以成曹耦。下以非法爭法,上以煩言止言。一議反復(fù),而數(shù)月未定;一語糾結(jié),而累牘不止。則大臣與小臣不交?!敝赋鰞?nèi)閣重臣與朝廷眾臣之間互相缺乏溝通的四種弊端,造成“精神不運,而問紀(jì)綱。紀(jì)綱不調(diào),而問風(fēng)俗。馬不進而策車,御不役而咎馬。”的怪現(xiàn)象??上P(guān)系國計民生,切中時弊的奏章,并未受到重視。陶望齡還上疏議論邊防之事,同樣未被采納。
萬歷二十四年(1596),陶望齡請假回鄉(xiāng),袁宏道正任江蘇吳縣縣令,陶望齡特慕名前去拜訪,兩人長談三日,引為知交。次年,袁中郎辭官來到紹興,與陶望齡同游越中山水,對紹興的奇山、怪石、秀水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寫了不少有名的詩句,使紹興山水名揚天下。有一天晚上,袁宏道在陶望齡家隨意抽取書架上的書,拿到《闕編》詩一卷,紙張印術(shù)俱劣,而且都被煤煙熏黑了,但袁宏道在燈下讀了沒幾首,就驚訝地跳了起來,忙問陶:“這《闕編》詩的作者是誰?是古人?還是今人?”陶說:“這是我的同鄉(xiāng)徐渭(字文長)先生寫的。”于是兩人一起在燈下讀詩,讀了就叫好,叫好之后再讀,入睡的童仆都被他倆吵醒了。在袁宏道的鼓勵下,陶望齡花很大力氣,將著名畫家徐渭散佚的作品搜集整理,編成了長達三十卷的《徐文長集》。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門寺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為韻十首 其三
五云山前盤古樹,曾見前朝老謝敷。六寺鐘聲何處盡,僧殘惟有粥呼魚。
筍天已過麥地瘦,一飯山廚鮭菜無。青鞋布襪客何意,擔(dān)水揭揭來澆蔬。
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門寺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為韻十首 其四
夏首新熱葉氣蒸,細路危橋得幽悄。榿樹成林已快人,況有鳴泉覆深筱。
松髯石發(fā)雅能凈,竹稚鳥雛憐最小。何時一床臥僧閣,飽聽凌晨醒來鳥。
端午日無念師二詹生吳生同集齋中偶看坡公汁字韻詩戲效韻四章末章呈似念公 其二
榴嬌乍赪頰,柳暗初流汁。湖南去飯牛,飯飽牛耳濕。
炎景困騰騰,嘉賓來得得。同欣節(jié)物換,再嘆流光急。
端午日無念師二詹生吳生同集齋中偶看坡公汁字韻詩戲效韻四章末章呈似念公 其一
吾聞嵇阮儔,頹然嗜米汁。呼酒如救焚,五斗未曾濕。
清言多妙理,往往酣中得。不知三閭公,沉湘有底急。
端午日無念師二詹生吳生同集齋中偶看坡公汁字韻詩戲效韻四章末章呈似念公 其三
生平食字飽,渴飲松煤汁。共壓強韻詩,思苦筆未濕。
紛如舟競渡,紅錦志先得。勝事出危險,好語生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