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列傳》翻譯及注釋
孔子曰:“六藝于治一也?!抖Y》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譯文: 孔子說:“六藝對于治國的作用是一致的。《禮》用來節制人們的行為,《樂》用來啟發和諧的感情,《書》用來敘述史事,《詩》用來表達情思,《易》用來演繹神妙的變化,《春秋》用來闡發微言大義?!碧饭f:天道是那樣廣闊,難道還不大嗎?說話隱約委婉而切中事理,也可以解除紛擾。
注釋: 六藝:指儒家經典《六經》,即下文列舉的《禮》、《樂》、《書》、《詩》、《易》、《春秋》?!抖Y》:《禮經》?!秲x禮》、《周禮》、《禮記》合稱《三禮》。《樂》:《樂經》,據唐徐堅《初學記》說:秦朝焚書,《樂經》亡,只剩下《五經》?!稌罚骸稌洝?,也稱《尚書》,相傳為孔子編訂,記載自帝堯至秦穆公的史料。《詩》:《詩經》,相傳孔子刪詩,選三百○五篇成書?!兑住罚骸兑捉洝?,也稱《周易》?!洞呵铩罚焊鶕攪妨闲蕹傻木幠陻啻罚ㄆ鹩谇?22年,迄于前481年)。相傳是孔子作。天道:我國古代哲學術語,天的法則。恢恢:寬廣貌。
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并侵,國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諫。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嗚,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庇谑悄顺T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語在《田完世家》中。
譯文: 淳于髡是齊國的“招女婿”。個子不到七尺,辭令機智善辯,幾次出使諸侯國,從沒有受過屈辱。齊威王在位時喜歡隱語,愛恣意作樂整夜唱酒,陷在里面不理朝政,把國事托付給卿大夫。官吏們怠工腐化,諸侯國一起來犯,齊國即將危亡,就在朝夕之間了,左右沒有一個敢諫諍的。淳于髡用隱語來勸說:“國內有一只大鳥,棲息在大王的宮庭里,三年不飛也不鳴叫,大王可知道這鳥是為什么?”威王說:“這鳥不飛則罷,一飛就直沖云天;不鳴叫則罷,一鳴叫就震驚世人?!庇谑巧铣偌骺h令縣長七十二人,獎勵了一個,處 了一個,重振軍威出戰。諸侯國一時震驚,都歸還了侵占齊國的土地。從此聲威盛行三十六年。這事記在《田敬仲完世家》中。
注釋: 淳于髡:“淳于”之姓源于周初至春秋的淳于國(今山東安丘縣東北)。贅婿:舊時男子因家貧賣身給人家,得招為婿者,稱為贅婿。也泛指“招女婿”。七尺:周尺比今尺短,七尺大約相當于今1.60米左右。隱:隱語,不直接說出本意而借別的詞語來暗示的話。卿大夫:周代國王及諸侯的高級臣屬。卿的地位高于大夫,常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蜚:通“飛”。“大鳥三年不飛又不鳴”的隱語,據《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時伍舉就曾用過。令長:戰國秦漢時縣的行政長官名稱。人口萬戶以上的縣稱令,萬戶以下的縣稱長?!短锿晔兰摇罚褐浮妒酚洝ぬ锞粗偻晔兰摇?。
威王八年,楚人發兵加齊。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赍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污邪滿車,五谷蕃熟,穰穰滿家?!家娖渌终擢M而所欲者奢,故笑之。”于是齊威王乃益赍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譯文: 齊威王八年,楚國對齊國大舉進攻。齊王派淳于髡到趙國去請救兵,帶上贈送的禮品黃金百斤、車馬十套,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在冠上的帶子全都斷了。齊王說:“先生嫌它少嗎?”淳于髡說:“怎么敢呢?”齊王說:“那你的笑難道有什么可說的嗎?”淳于髡說:“剛才臣子從東方來,看見大路旁有祭祈農事消災的,拿著一只豬蹄,一盂酒,禱告說:‘易旱的高地糧食裝滿籠,易澇的低洼田糧食裝滿車,五谷茂盛豐收,多得裝滿了家?!甲右娝玫募榔飞俣胍玫降亩?,所以在笑他呢?!庇谑驱R威王就增加贈禮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一百套。淳于髡辭別動身,到了趙國。趙王給他精兵十萬,戰車一千乘。楚國聽到消息,連夜撤兵離去。
注釋: 車馬十駟:指車十乘。古代一車配四馬(駟)為一乘。索:盡。瓤田:古代祈求農事順利、無災無害的祭祀活動。甌窶:狹小的高地。篝:竹籠。污邪:地勢低下、容易積水的劣田。赍:以物贈人。溢:通“鎰”,古以二十兩為一溢。
威王大悅,置酒后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蓖踉唬骸跋壬嬕欢范?,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御史在后,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斗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時賜馀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斗徑醉矣。若朋友交游,久不相見,卒然相覩,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斗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前有墮珥,后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斗而醉二三。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以諷諫焉。齊王曰:“善?!蹦肆T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嘗在側。
司馬遷簡介
唐代·司馬遷的簡介
![司馬遷](/d/file/p/3d2290395bc0e693bf67df7d2d59780e.jpg)
司馬遷(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 司馬遷的詩(2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