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
共收錄〔120〕首關于初中文言文的古詩
本頁收錄的有關初中文言文的古詩/代表作品根據熱度排序,通過這些初中文言文古詩詞的介紹可以了解詩詞名家的詩風。如果您也有喜歡的有關初中文言文的古詩詞,歡迎分享。
扁鵲見蔡桓公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桓侯不應。扁鵲出,桓侯又不悅。
桑中生李
南頓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謝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眾犬吠聲,遠近翕赫,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
紇干狐尾
并州有紇干者,好戲劇。邑傳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紇干得一狐尾,綴于衣后,至妻旁,側坐露之。其妻疑為狐魅,遂持斧欲斫之。紇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鄰家,鄰家又以刀杖逐之。紇干叩頭謝:“我紇干也,第戲劇耳,何意專 我?”
紅毛氈
紅毛國,舊許與中國相貿易,邊帥見其眾,不許登岸。紅毛人固請賜一氈地足矣。帥思一氈所容無幾,許之。其人置氈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頃刻氈大畝許,已登百人矣。短刃并發,出于不意,被掠數里而去。
硯眼
明有陸廬峰者,于京城待用。嘗于市遇一佳硯,議價未定。既還邸,使門人往,以一金易歸。門人持硯歸,公訝其不類。門人堅稱其是。公曰:“向觀硯有鴝鵒眼,今何無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銀,令磨而平之。”公大惋惜。
張佐治遇蛙
金華郡守張佐治至一處,見蛙無數,夾道鳴噪,皆昂首若有訴。佐治異之,下車步視,而蛙皆蹦跳為前導。至田間,三尸疊焉。公有力,手挈二尸起,其下一尸微動,以湯灌之,未幾復蘇。曰:“我商也,道見二人肩兩筐適市,皆蛙也。哀之,購以放生。二人復曰:‘此皆淺水,雖放,后必為人所獲;前有清淵,乃放生池也。’吾從之至此,不意揮斧,遂被害。二仆隨后不遠,腰纏百金,必為二人誘至此,并 而奪金也。”張佐治至郡,急令捕之,不日人金俱獲。一迅即吐實,罪 。所奪之金歸商。
南岐人之癭
:劉元卿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飲之者輒病癭,故其地之民無一人無癭者。及見外方人至,則群小婦人聚觀而笑之曰:“異哉,人之頸也!焦而不吾類!”外方人曰:“爾壘然凸出于頸者,癭病之也,不求善藥去爾病,反以吾頸為焦耶?”笑者曰:“吾鄉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終莫知其為丑。
縣令挽纖
何易于,不詳何所人及何所以進。為益昌令。縣距州四十里,剌史崔樸常乘春與賓屬泛舟出益昌旁,索民挽纖,易于身引舟。樸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耕且蠶,惟令不事,可任其勞。”樸愧,與賓客疾驅去。
崔篆平反
崔篆,漢人也,為郡守,時王莽改制,爪牙遍及各地,嚴刑峻法, 戮無辜。篆所至之囚系滿獄。篆垂涕曰:“嗟乎,刑法酷烈,乃至于斯!此皆何罪!”遂為之平反,所出二千余人。吏叩頭諫曰:“君誠仁者,然今獨君為君子,將有悔乎?”篆曰:“吾無悔,縱 吾而贖二千人,何悔之有?”吏默然無以應。
張孝基仁愛
許昌士人張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去。富人病且 ,盡以家財付孝基。孝基與治后事如禮。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見之,惻然謂曰:“汝能灌園乎?”答曰:“如得灌園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園。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復謂曰:“汝能管庫乎?”答曰:“得灌園,已出望外,況管庫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庫。其子頗馴謹,無他過。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財產歸之。
李遙買杖
隨州大洪山作人李遙, 人亡命。逾年,至秭歸,因出市,見鬻柱杖者,等閑以數十錢買之。是時,秭歸適又有邑民為人所 ,求賊甚急。民之子見遙所操杖,識之,曰:“此吾父杖也。”遂以告官司。吏執遙驗之,果邑民之杖也。榜掠備至。遙實買杖,而鬻杖者已不見,卒未有以自明。有司詰其行止來歷,勢不可隱,乃通隨州,而大洪 人之罪遂敗。市人千萬而遙適值之,因緣及其隱匿,此亦事之可怪者。
于令儀誨人
曹州于令儀者,市井人也,長厚不忤物,晚年家頗豐富。一夕,盜入其室,諸子擒之,乃鄰子也。令儀曰:“汝素寡悔,何苦而為盜邪?”曰:“迫于貧耳!”問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與之。既去,復呼之,盜大恐。謂曰:“汝貧甚,夜負十千以歸,恐為人所詰。留之,至明使去。"盜大感愧,卒為良民。鄉里稱君為善士。君擇子侄之秀者,起學室,延名儒以掖之,子、侄杰仿舉進士第,今為曹南令族。